9月13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对外发布。
延迟退休政策是中国应对人口老龄化、劳动力市场变化和社会保障体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天尚劳动法团队整理了该政策的主要内容:
(1)渐进式延迟:从2025年1月1日起,用15年时间逐步将男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从60周岁延迟至63周岁,女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从50周岁和55周岁分别延迟至55周岁和58周岁。这一过程将采取渐进式的方式,例如男职工和原法定退休年龄为55周岁的女职工,每4个月延迟1个月;原法定退休年龄为50周岁的女职工,每2个月延迟1个月。
(2)弹性实施:职工达到养老保险最低缴费年限后,可以自愿选择弹性提前退休,提前时间最长不超过3年,且退休年龄不低于原法定退休年龄。同样,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可以与单位协商一致弹性延迟退休,延迟时间最长也不超过3年。
(3)提高最低缴费年限:从2030年1月1日起,将职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最低缴费年限由15年逐步提高至20年,每年提高6个月。
(4)为临近退休失业人员缴纳养老保险费:对领取失业保险金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年的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年限延长至法定退休年龄,在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期间,由失业保险基金按照规定为其缴纳养老保险费。
(5)养老保险激励机制:鼓励职工长缴多得、多缴多得、晚退多得。基础养老金计发比例与个人累计缴费年限挂钩,基础养老金计发基数与个人实际缴费挂钩。
(6)就业支持:国家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支持青年人就业创业,强化大龄劳动者就业岗位开发,完善困难人员就业援助制度。
(7)权益保障:用人单位招用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者,应保障其获得劳动报酬、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工伤保障等基本权益。
(8)特殊工种提前退休:从事特殊工种,如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等的职工,符合条件的可以申请提前退休。
(9)养老托育服务:国家建立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